
-
- English

其实,铝合金铸造裂纹并非不可预防。只要掌握其产生规律,从合金成分、工艺参数到模具设计多环节控制,就能将裂纹风险降到最低。
1.先搞懂:你遇到的是哪种裂纹?
裂纹预防的第一步,是学会区分裂纹类型。不同裂纹的 “脾气” 不同,预防思路也大相径庭。
热裂纹是最常见的 “麻烦制造者”,多在合金凝固过程中出现。此时金属处于固液混合状态,晶界还未完全形成强度,一旦收缩受阻就会被 “拉裂”。这类裂纹往往曲折蜿蜒,断口没有金属光泽,像被 “掰断的饼干”,常出现在铸件拐角、壁厚突变处,还会带着疏松或氧化夹杂的痕迹。
冷裂纹则像 “潜伏者”,在铸件完全冷却到室温后才可能出现,甚至会延迟几天显现。它的成因是冷却时的热应力与组织应力叠加,超过了合金的室温强度。冷裂纹通常比较平直,断口有明显的金属光泽,多藏在铸件刚性大的厚大部位。
2.从合金源头提升抗裂 “底子”
合金本身的抗裂能力,直接决定了铸件的 “先天素质”。优化成分是最根本的预防手段。
控制杂质元素是首要任务。铅、铋、锡这些 “坏东西” 千万不能超标(通常要控制在0.01%以下),它们会在晶界形成低熔点共晶,就像在金属内部埋下 “定时炸弹”,凝固时晶界一脆化就容易开裂。
而锰、铬、钛等元素是 “好帮手”,比如在Al-Si合金中加入0.3~0.5% 的锰,能细化晶粒、提升高温强度。对Al-Cu合金来说,铜含量最好控制在4.5%以下,否则过多的CuAl₂相析出会让合金变脆。
对于应用广泛的Al-Si合金,硅含量的控制尤为关键。当硅含量在7~12%时,合金流动性好且收缩小,抗热裂性最优,比如ZL104就因这个特性成为抗裂 “优等生”;如果硅含量低于5%或高于15%,收缩率会明显上升,裂纹风险也随之增加。
同时要保证合金纯净度。熔炼时一定要做好除气除渣,用氩气或氮气精炼除气,添加六氯乙烷等精炼剂除渣,避免Al₂O₃等氧化夹杂——这些夹杂会成为裂纹的 “起点”,破坏晶界的连续性。回用旧料时也要控制比例,最好不超过50%,防止杂质和氧化皮积累超标。
3.优化铸造工艺:让金属 “顺畅凝固”
工艺参数的控制,决定了金属液能否“舒服地”凝固成型。
浇注温度和速度是关键。温度过高会延长凝固时间、加剧氧化;过低则流动性不足,补缩不良。一般来说,Al-Si合金砂铸的浇注温度控制在 700~750℃为宜;压铸因模具冷却快,可提高到680~720℃。浇注时要避免“冲击式浇注”,采用底注式或阶梯式的“平稳充型”,小件控制在5~10 秒,大件30~60秒,减少局部应力。
合理的补缩和排气设计也很重要。热裂纹常因收缩受阻产生,所以冒口体积要足够(一般为铸件体积的10~20%),且要放在 “最后凝固区域”,比如壁厚中心。模具或砂型要预留排气槽,压铸模具的排气槽深度在0.1~0.2mm即可,防止气体积压阻碍金属液流动。
模具和砂型的 “约束强度” 也要适中。砂型需要一定的“退让性”,可以通过添加膨润土提升韧性,控制型砂水分在3~5%;金属型或压铸模具的型腔表面要光滑(Ra≤1.6μm),必要时涂覆脱模剂,降低收缩时的 “粘模阻力”。
4.铸件与模具设计:减少应力集中“陷阱”
不合理的结构设计,会像“放大镜”一样放大应力,必须从设计阶段规避。
壁厚突变是裂纹的 “重灾区”。设计时要让壁厚均匀过渡,“厚→薄”的过渡段做斜坡,坡度不超过1:3;最大壁厚与最小壁厚之比控制在3:1以内,否则冷却速度差异会产生巨大应力。
铸件拐角处一定要做圆角(R≥3mm),替代直角。直角处金属液流动不畅,容易形成涡流和缩孔,而且冷却时拐角内侧很容易产生拉应力。对薄壁大件,可用加强筋增强刚性,但筋的厚度要控制在基体的1/2-2/3,与基体连接要平滑过渡,避免 “尖角连接”。
模具和砂型的温度也要“匹配”铸件。对壁厚不均的铸件,模具厚壁对应区域可设置加热棒,让模具温度比薄壁处高50~80℃,减少冷却速度差异。大型铸件的砂型要均匀预热到150~250℃,避免金属液接触冷砂型后表面急冷形成 “硬壳”,阻碍内部收缩。
5.冷却与后续处理:给应力“找出口”
即使前面环节控制得再好,铸件内部仍可能残留应力,需要通过冷却和后续处理释放。
热裂纹在凝固阶段需要“缓慢冷却”,比如砂型铸造的自然冷却,避免快速降温导致晶界脆性;冷裂纹则需要“阶梯式冷却”,从浇注温度先缓冷至300℃(每小时降温不超过100℃),再空冷至室温,减少热应力积累。
铸造后立即进行“去应力退火”效果显著。对Al-Cu、Al-Mg这类易产生冷裂纹的合金,加热到250~300℃(低于相变温度),保温2~4小时后随炉冷却,可释放50~70%的残余应力。对需要机加工的铸件,最好在粗加工后再做一次去应力处理,消除加工产生的新应力。
铝合金铸造裂纹的预防,本质上是“控制应力”与“提升抗裂性”的平衡。从合金成分的源头优化,到工艺参数的精细调控,再到结构设计的合理规避,每个环节都需兼顾。掌握这些方法,不仅能降低废品率,更能提升铸件的可靠性——毕竟,一个没有裂纹的铸件,才是真正合格的产品。
来源:铝合金熔铸研讨、南京热之梦
广州致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铝合金锭和锌合金锭为主,集科研、生产、营销为一体的有色金属合金制造企业,获得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拥有自己的金属材料研究所,并被认定为“广州市企业研发机构”、“广东省铝合金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可按国家标准以及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标准生产铝合金材料和锌合金材料,并能按照客户特定要求,研发生产特殊性能的铝合金和锌合金材料。欢迎广大客商洽谈合作,共同发展!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新沙村沙东街268号;
热线:+86-020-84999669、+86-020-84995959、+86-020-34931118;
传真:+86-020-84995353;
电邮:marketing@zyall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