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致远科技】铝合金焊接接头产生裂纹特征及产生机理分析

更新时间:2022-12-07 12:00:21 作者: 来源:(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点击:

虽然已经应用铝及其合金焊成许多重要产品,但实际焊接生产中并不是没有困难,主要的问题有:焊缝中的气孔、焊接热裂纹、接头“等强性”等。由于铝及其合金的化学活泼性很强,表面极易形成氧化膜,且多具有难熔性质(如 Al2O3的熔点为 2050℃,MgO 熔点为 2500℃),加之铝及其合金导热性强,焊接时容易造成不熔合现象。由于氧化膜密度同铝的密度极其接近,所以也容易成为焊缝金属中夹杂物。同时,氧化膜(特别是有 MgO 存在的,不很致密的氧化膜)可以吸收较多水分而常常成为焊缝气孔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铝及其合金的线胀系数大,导热性又强,焊接时容易产生翘曲变形。这些也都是焊接生产中颇感困难的问题。下面,对在试验过程中产生比较严重的裂纹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铝合金焊接接头中的裂纹及其特征

在铝合金焊接过程中,由于材料的种类、性质和焊接结构的不同,焊接接头中可以出现各种裂纹,裂纹的形态和分布特征都很复杂,根据其产生的部位可分为以下两种裂纹形式:

 

(1)焊缝金属中的裂纹:纵向裂纹、横向裂纹、弧坑裂纹、发状或弧状裂纹、焊根裂纹和显微裂纹(尤其在多层焊时)。

 

(2)热影响区的裂纹:焊趾裂纹、层状裂纹和熔合线附近的显微热裂纹。按裂纹产生的温度区间分为热裂纹和冷裂纹,热裂纹是在焊接时高温下产生的,它主要是由晶界上的合金元素偏析或低熔点物质的存在所引起的。

 

根据所焊金属的材料不同,产生热裂纹的形态、温度区间和主要原因也各有不同,热裂纹又可分为结晶裂纹、液化裂纹和多边化裂纹3类。热裂纹中主要产生结晶裂纹,它是在焊缝结晶过程中,在固相线附近,由于凝固金属的收缩,残余液体金属不足不能及时填充,在凝固收缩应力或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沿晶开裂,这种裂纹主要产生在含杂质较多的碳钢、低合金钢焊缝和某些铝合金;液化裂纹是在热影响区中被加热到高温的晶界凝固时的收缩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当填充材料表面清理不够充分时,焊接后焊缝中仍存在较多的夹杂和少量的气孔。

 

在三组号试验中,由于焊接填充材料为铸造组织,其中夹杂为高熔点物质,焊接后在焊缝中仍将存在;又铸造组织比较稀疏,孔洞较多,易于吸附含结晶水的成分和油质,它们将成为焊接过程中产生气孔的因素。当焊缝在拉伸应力作用下时,这些夹杂和气孔往往成为诱发微裂纹的关键部位。

 

通过显微镜进一步观察发现,这些夹杂和气孔诱发的微观裂纹之间有明显的相互交汇的趋势。然而,对于夹杂物在此的有害作用究竟是主要表现为应力集中源从而诱发裂纹,还是主要表现为脆性相从而诱发裂纹,尚难以判断。

 

此外,一般认为,铝镁合金焊缝中的气孔不会对焊缝金属的拉伸强度产生重大影响,而本研究试验中却发现焊缝拉伸试样中同时存在着由夹杂和气孔诱发微裂纹的现象。

 

气孔诱发微裂纹的现象是否只是一种居次要地位的伴生现象,还是引起焊缝拉伸强度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亦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二.热裂纹产生的过程

 

目前关于焊接热裂纹理论,国内外认为较完善的是普洛霍洛夫理论。概括地讲,该理论认为结晶裂纹的产生与否主要取决于以下3方面:脆性温度区间的大小;在此温度区间内合金所具有的延性以及在脆性温度区间金属的变形率大小。

 

通常人们将脆性温度区间的大小及在此温度区间内具有的延性值称为产生焊接热裂纹的冶金因素,而把脆性温度区内金属的变形率大小称为力学因素。

 

焊接过程是一系列不平衡的工艺过程的综合,这种特征从本质上与焊接接头金属断裂的冶金因素和力学因素发生重要的联系,如焊接工艺过程与冶金过程的产物即物理的、化学的与组织上的不均匀性、熔渣与夹杂物、气体元素与处于过饱和浓度的空位等。

 

所有这些,都是与裂纹的萌生与发展有密切联系的冶金因素。从力学因素方面看,焊接热循环特定的温度梯度与冷却速度,在一定的拘束条件下,将使焊接接头处于复杂的应力-应变状态,从而为裂纹的萌生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在焊接过程中,冶金因素和力学因素的综合作用将归结为两个方面,即是强化金属联系还是弱化金属联系。如果在冷却时,焊接接头金属中正在建立强度联系,在一定刚性拘束条件下能够顺从地应变,焊缝与近缝区金属能够承受外加拘束应力与内在残余应力的作用时,裂纹就不容易产生,焊接接头的金属裂纹敏感性低,反之,当承受不住应力作用时,金属中强度联系容易中断,就会产生裂纹。在这种情况下,焊接接头金属的裂纹敏感性较高。焊接接头金属从结晶凝固的温度开始,以一定的速度冷却到室温,其裂纹敏感性决定于变形能力和外加应变的对比以及变形抗力与外加应力的对比。

 

然而在冷却过程中,在不同的温度阶段,由于晶间强度与晶粒强度增长的情况不同、变形在晶粒间和晶粒内部的情况分布不同、由应变所诱导的扩散行为不同、应力集中的条件以及导致金属脆化的因素不同,焊接接头具体的薄弱环节以及它弱化的因素和程度也是不同的。

 

导致焊接接头金属产生裂纹的冶金因素和力学因素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力学因素中的应力梯度和热循环特征所确定的温度梯度有关,而后者与金属的导热性密切相关,如金属的热塑性变化特征、热膨胀性以及组织转变等构成的冶金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对焊接接头金属所处的应力-应变状态起到重要作用,此外,随着温度的降低与冷却速度的变化,冶金因素和力学因素也都是在变化着的,在不同的温度区间对焊接接头金属的强度联系作用各不相同,如结晶温度区间大,固相线温度低,在晶粒间残存的低熔液态金属处,更容易引起应力集中,导致固相金属产生裂纹;同样,随着温度降低,如果收缩量较大,特别是在快速冷却条件下,当收缩应变速率高,应力-应变状态比较苛刻时也容易产生裂纹等等。

 

在铝合金焊接时焊缝金属凝固结晶的后期,低熔共晶体被排挤在晶体交遇的中心部位,形成一种所谓的“液态薄膜”,此时由于在冷却时收缩量较大而得不到自由收缩产生较大的拉伸应力,这时候液态薄膜就形成了较为薄弱的环节,在拉伸应力的作用下就可能在薄弱地带开裂而形成裂纹。

 

三.热裂纹产生的机理

 

为了研究铝合金焊接时那个时候最容易产生热裂纹,把铝合金焊接时焊接熔池的结晶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液固阶段,焊接熔池从高温冷却开始结晶时,只有很少数量的晶核存在。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冷却时间的延长,晶核逐渐长大,并且出现新的晶核,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液相始终占有较多的数量,相邻晶粒之间不发生接触,对还未凝固的液态铝合金的自由流动不形成阻碍。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拉伸应力存在,但被拉开的缝隙能及时地被流动着的铝合金液态金属所填满,因此在液固阶段产生裂纹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阶段是固液阶段,在焊接熔池结晶继续进行时,熔池中固相不断增多,同时先前结晶的晶核不断长大,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数值时,已经凝固的铝合金金属晶体相互彼此发生接触,并且不断倾轧在一起,这时候液态铝合金的流动受到阻碍,也就是说熔池结晶进入了固液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液态铝合金金属较少,晶体本身的变形可以强烈发展,晶体间残存的液相则不容易流动,在拉伸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微小缝隙都无法填充,只要稍有拉伸应力的存在就有产生裂纹的可能性。因此,这个阶段叫做“脆性温度区”。 

 

第三阶段是完全凝固阶段,熔池金属完全凝固之后所形成的焊缝,受到拉应力时,就会表现出较好的强度和塑性,在这一阶段产生裂纹的可能性相对来说较小。

 

因此,当温度高于或者低于 a-b 之间的脆性温度区时,焊缝金属都有较大的抵抗结晶裂纹的能力,具有较小的裂纹倾向。在一般情况下,杂质较少的金属(包括母材和焊接材料),由于脆性温度区间较窄,拉应力在这个区间作用的时间比较短,使得焊缝的总应变量比较小,因此焊接时产生的裂纹倾向较小。如果焊缝中杂质比较多,则脆性温度区间范围比较宽,拉伸应力在这个区间的作用时间比较长,产生裂纹的倾向较大。

 

四.铝合金焊接裂纹的防止措施

 

根据铝合金焊接时产生热裂纹的机理,可以从冶金因素和工艺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改进,降低铝合金焊接热裂纹产生的机率。

 

在冶金因素方面,为了防止焊接时产生晶间热裂纹,主要通过调整焊缝合金系统或向填加金属中添加变质剂。调整焊缝合金系统的着眼点,从抗裂角度考虑,在于控制适量的易熔共晶并缩小结晶温度区间。

 

由于铝合金属于典型的共晶型合金,最大裂纹倾向正好同合金的“最大”凝固温度区间相对应,少量易熔共晶的存在总是增大凝固裂纹倾向,所以,一般都是使主要合金元素含量超过裂纹倾向最大时的合金组元,以便能产生“愈合”作用。

 

而作为变质剂向填加金属中加入Ti、Zr、V 和 B 等微量元素,企图通过细化晶粒来改善塑性、韧性,并达到防止焊接热裂纹的目的尝试,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并且取得了效果。图3给出刚性搭接角焊缝的条件下 Al-4.5%Mg 焊丝中加入变质剂的抗裂试验结果。

 

试验中加入的 Zr 为 0.15%,Ti+B 为 0.1%。可见,同时加入 Ti 和 B 可以显著提高抗裂性能。Ti、Zr、V、B 及 Ta 等元素的共同特点,是都能同铝形成一系列包晶反应生成难熔金属化合物(Al3Ti、Al3Zr、Al7V、AlB2、Al3Ta 等)。这种细小的难熔质点,可成为液体金属凝固时的非自发凝固的晶核,从而可以产生细化晶粒作用。

 

在工艺因素上,主要是焊接规范、预热、接头形式和焊接顺序,这些方法都是从焊接应力上着手来解决焊接裂纹。焊接工艺参数影响凝固过程的不平衡性和凝固的组织状态,也影响凝固过程中的应变增长速度,因而影响裂纹的产生。

热能集中的焊接方法,有利于快速进行焊接过程,可防止形成方向性强的粗大柱状晶,因而可以改善抗裂性。采用小的焊接电流,减慢焊接速度,可减少熔池过热,也有利于改善抗裂性。

 

而焊接速度的提高,促使增大焊接接头的应变速度,而增大热裂的倾向。可见,增大焊接速度和焊接电流,都促使增大裂纹倾向。在铝结构装配、施焊时不使焊缝承受很大的钢性,在工艺上可采取分段焊、预热或适当降低焊接速度等措施。

 

通过预热,可以使得试件相对膨胀量较小,产生焊接应力相应降低,减小了在脆性温度区间的应力;尽量采用开坡口和留小间隙的对接焊,并避免采用十字形接头及不适当的定位、焊接顺序;焊接结束或中断时,应及时填满弧坑,然后再移去热源,否则易引起弧坑裂纹。对于 5000 系合金多层焊的焊接接头,往往由于晶间局部熔化而产生显微裂纹,因此必须控制后一层焊道焊接热输入量。

 

而根据本文试验所证明,对于铝合金的焊接,母材和填充材料的表面清理工作也相当重要。材料的夹杂在焊缝中将成为裂纹产生的源头,并成为引起焊缝性能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来源:材料基